第六十一章_退休后被竹马套路了
笔趣阁搜书 > 退休后被竹马套路了 > 第六十一章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六十一章

  第六十一章

  四月廿七,‘有颗果子’开张,成筐成筐的新鲜李子和枇杷搬上货架售卖。

  李子翠红、枇杷金黄,前者口感爽脆,后者清甜。

  等上架摆好,卢赟带过来的伙计就在门口街道上敲着铜锣喊:“快来看快来看,新鲜李子和枇杷,买够三十文减五文。”

  减钱这法子是叶天冬想出来的。

  按照市价来算,较常见的枇杷是三文钱一斤,而李子则要贵一文。

  若是买枇杷,相当于三十文可以买十斤,过往的行人旅客立马停住脚步,过来询问。

  “买十斤也太多了,我能否和李子一块凑数?”

  叶天冬当即表示:“当然可以,只要买满三十文就可以减五文。”

  结伴而来的夫郎或者妇人一听,赶紧上去挑选。

  “我要七斤半李子。”

  “你这小哥儿,一点都不害臊。”妇人摇摇头,又看向沈空青:“你一个汉子躲在哥儿身后,也不羞?”

  负责称重的沈空青连忙压场子:“不要急,一个个来。”

  既然东家都这么说,想先试试味道的便把手上的李子用袖子擦掉霜,或者把枇杷剥了皮先试吃。

  “我要三斤李子,六斤枇杷。”

  沈空青拱手作揖。

  妇人走到生果铺前站住,圈子霎时从外边安静到里边,认得不认得她的都主动让出一条路。

  婶子摇摇头:“可是腻歪,我还是买东西去。”

  “那可是要买多点,说不定我家孩子吃了你这李子和枇杷,也能像沈探花一样高中。”

  来人正是沈零榆的岳母,县令夫人:“一家人不需要这般见外。”她看向铺内,目光落在货架上:“只有枇杷和李子?”

  她走之后,先前不敢说话的客人这时才问道:“东家还认识县令?”

  果不其然,客人们一试就说要买。

  夫夫两一人负责一样,都挑了好的给她。

  沈空青给称了重交给仆人,收了对方的银钱,对县令夫人道:“改日我再登门拜访。”

  他身材颀长,相貌又俊俏,哪怕是上了年纪的夫郎妇人看到他都不免脸红,有些胆大的还来问:“小伙子,这位哥儿是你什么人?”

  听说是这届探花和宋小公子的联姻。

  生果是杜远志用牛车运过来的,路上颠簸难免有磕碰,损伤了的沈空青都挑出来丢到一旁装果皮果核的竹筐里,这一篮子生果算得上精挑细选。

  “那我讨个意头,你每样各称八斤,我带回衙门去。”

  送到生果铺的李子在摘的时候就经过挑选,保证送过来的全都是大小均匀、汁水饱满的李子,而且这批果树肥施的好,果实长的不错,他们都尝过,送过来的李子核小汁甜,味道不差。

  “暂时只得这两样。”荔枝和龙眼还没成熟。

  这是猜出了他的身份,沈空青点点头:“正是。”

  县令夫人只是来露露脸,目的已经达到,自然不妨碍他做生意:“好,你先忙,我也回了。”

  妇人笑着走上前来。

  正说话间,不远处有人簇拥着一位雍容华贵的妇人走来。

  “东家姓沈?”

  沈空青笑道:“他护着我,我开心。”

  沈空青只是道:“是亲家。”

  沈空青忙道:“您这可是抬举我了,这生果能让你开心就好,可没这神通。”

  叶天冬道:“买李子和枇杷可以,打我哥哥主意可不行。”

  跟着来的仆人递上篮子,这架势是有备而来。

  叶天冬笑道:“自是可以,尝了觉得甜再买都行。”

  “亲家?”

  沈空青见到她也惊讶,连忙走出来:“夫人你怎来了?”

  “怎还劳你亲自来?该是我送去县衙才对。”

  叶天冬一听,赶紧像条鱼一样钻到沈空青旁边:“他是我夫君。”

  妇人浅浅一笑:“听说你的新铺今日开张,我来捧捧场。”

  李子有半个鸡蛋那般大,表面还附着一层白霜,果蒂的断口处新鲜,一看就知道是刚从树上摘下的。就有夫郎问:“能否试试?”

  就有婶子笑道:“唉哟,护得这般紧,我还能抢了不成?”

  当日可不仅是县令去了,连书院的院长和其他举人书生都到了场。

  沈空青知道她是特意捧场,自然就不会再推脱:“诶。”

  客人都是附近的住户,就算偏远些也是县城的居民,机缘巧合也好其它也罢,都听说了上个月在五味酒楼摆下的宴席。

  客人哈哈大笑:“东家莫急,跟你开开玩笑,赶紧上秤吧,我这还有事要忙。”

  “成。”沈空青接过他们挑选好的,一一称重。

  钱是叶天冬收的,虽然复杂,但他有经验,也能从容不乱。

  生果铺不止有他们两人,还有卢赟和酒楼带过来的伙计,都是过来帮忙的。

  虽说是和方恬合作,可如今她临盆在即,自是赶不过来,生果又到了成熟期,没可能挂在枝头等着她,所以只能沈空青顶上。

  叶天冬本还打算找叶玉竹,只是叶玉竹也怀了身孕,这想法只能作罢。

  生果铺开在县衙旁边的街道,这地段最是繁华,当然购买铺子的钱也花的多。

  这一带住的也大都是些老爷们,而这些人往往是最不差钱的。

  也不知从哪听说了消息,县令夫人走后,忽然来了许多穿着打扮艳丽的妇人小姐们,带着丫鬟过来买生果。

  一买还买的多,不消半日就把杜远志运来的六筐枇杷和五筐李子买完了。

  有些后边赶过来的客人没买到,叶天冬就承诺满三十减五文的优惠延续到明天,让他们明日再过来。

  四个人忙了一上午,热水都没来得及喝一口。

  休息一会又开始打扫店铺。

  售空的架子有损坏的枇杷汁水残留,伙计去厨房打了清水,拧干帕子一一擦拭掉。

  他忙完就跟沈空青说先回酒楼了。

  剩下他们三人还在生果铺。

  卢赟问:“李子和枇杷产量大概有多少?”

  “今年是第一年结果,产量不多,估摸着李子在三千斤,枇杷在九千斤。”今日卖的不过是零头数。

  果园里每样果子种植的亩数都不一样,李子种了两亩,而枇杷是三亩。

  果园里又是果树与果苗对半,这里产量就折扣了。

  也就相当于两亩李子只有一亩结果,三亩枇杷是一亩半结果。

  而且沈空青这批果树管理的好,成功越冬,全都存活下来,又舍得施肥,该用的时候一点都不含糊,精心打理,果子自然就结的多。

  让管理果园的汉子看过,他估算了个数目给两人,这数字也是从他那得的。

  卢赟听罢点点头:“前几日大家瞧新鲜,会买的多些,再则李子和枇杷不耐放,最好是能转卖一些出去。”

  “这点我想过了,先前也在村里问过,谁要是想卖的就来买,我们少挣些,也让村民挣点。”

  这也是‘什么好事都让沈家占了’这话给沈空青启示,他知道沈家一连几桩好事,村里有些人自是有想法,只是碍于沈零榆不敢说而已,沈空青也可以当做看不见,但是同一个村子里,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的,果园和藕田都还在村里,若是谁有坏心思对它们动手脚,那沈空青才是血本无归。

  所以他和杜远志商量,将果园里的果子卖一些给村民,其中是肯定有想挣这点零用的人,他们花少于市价一文钱或者一文五分的价钱买下果子,再辛苦一点,跑别的村或者镇上卖掉,就能小赚一笔,这也总比待在家里好。

  而且沈空青和杜远志卖给他们的果子品相好,只要他们保管妥当,就不会因损坏而亏钱。

  再加上沈空青是在县城做生意,若是有人在镇上摆摊,那也妨碍不到。

  既然大家都能卖,赚钱各凭本事,那就不会把目光放在沈空青身上,自然就少了针对,而是想着怎么巴结他们。

  果园里的生果卖出去多少杜远志都会记数,家里还有沈君迁看着,暂时出不了问题。

  “这样也可以,我跟少东家说过了,品相差的李子可用来制作腌脆李,方子我也已经交给他,怎么打算就是你们夫夫的事。”那方子是郎主府的,沈空青弄了果园的事卢赟有跟郎主汇报,他就是考虑到这点,所以早早就替两人做了打算。

  过年回京的时候,郎主府派人来找他,其中就交给了他几张方子。

  若是按照这上面的法子做,不怕卖不出去。

  要知道郎主府门下的生意,果脯是排在前几的。

  叶天冬心里对他和郎主都是感激的,卢赟在把方子给他的时候就向他说明了,他就想着,若是可以,一定要亲自谢谢郎主。

  休息够了,沈空青站起来:“你们先回酒楼,我回村里一趟。”他得回去帮忙摘果子。

  摘果子虽然没请人,是家里人在做,但多个人多个帮手,也能早点做完干别的事去。

  他现在回村里就代表今晚赶不过来,得明日早早出发,叶天冬黏他,很是舍不得:“你路上小心。”

  “嗯,我让爹来接你。”

  “好。”

  沈空青从不放心他一个人回家,让卢赟送也不成规矩,在酒楼是众目睽睽下相处,行得正坐得端,但若是私底下,怕被人胡乱猜疑,平日卢赟也会自觉与叶天冬拉开距离,就算他的年纪可以做他爹也一样。

  沈空青先送他回去酒楼,顺便牵马车,回村之前还去桃李巷一趟。

  正赶上沈申姜夫妇在收拾蒸笼和桌案,见他这么快回来并且听到已经卖完了很是惊讶。

  沈空青就解释道:“是多亏了县令夫人,来买的客人大都是冲着她来的,买的多,我们准备的也少,就早早卖完了。”

  他这么说沈申姜俩人就懂了。

  “改日再去拜谢亲家。”

  沈空青嗯了声,拜托他傍晚去接叶天冬。

  这都老规矩了,沈申姜也懂,点点头应承下来,沈空青就赶着马车回去了。

  马车一路疾驰,把沈空青屁股都颠疼了,终于在未时到了村里。

  采摘果子一般是在早上或者太阳没这么烈的申时,所以沈空青到家那会,曲莲和沈泽兰还在家。

  见他回来就知道是卖完了,又是欢喜又是惊讶。

  沈空青就把对沈申姜夫妇解释过的话再次说了一遍。

  两人听懂,沈泽兰还说道:“今日好多人过来要摘李子和枇杷去卖。”

  “谁来都行,但都按照一样的价格卖就成。”这件事上沈空青是选择一视同仁的。

  沈泽兰耸耸肩:“连村长夫人都来了。”

  沈空青看她这样子,就知道她还记挂着去年村长夫人娘家嫂子带闺女上门那事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so.cc。笔趣阁搜书手机版:https://m.bqso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